競賽要點
(部分內容仍可能變更,Ver.0323)
主旨
透過競賽的方式,使學生動手製作機器人,除可提升學生設計實作與創新研發的能力,更可達到寓教於樂、積極學習與思考創作之教育目標。同時,藉由競賽活動並透過全國性及國際邀請之競賽,增加國內外學習觀摩的機會,同時採用國際競賽之規則,且邀請國際歷年成果豐碩之隊伍,讓國內智慧型機器人之研究能積極地與國際接軌。
歷屆辦理相關競賽之成果摘要
2007年:
本校首次舉辦『台灣智慧型機器人大賽』,為以FIRA及RoboCup機器人足球競賽為主軸之全國性競賽,共有約100名選手,55隊伍參賽。
2008年:
本校承辦教育部2008年人工智慧單晶片電腦鼠暨機器人實作競賽(國內暨國際邀請賽),為首次將機器人加入原僅電腦鼠實作競賽之國內暨國際邀請賽,共有約400名選手,153隊伍參賽,其中機器人部分共有 238名選手,93隊參賽(含1隊國際隊伍),共包含3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1個機器人國際賽項目,僅舉辦大專組機器人競賽。
2008年:
本校承辦教育部2008年人工智慧單晶片電腦鼠暨機器人實作競賽(國內暨國際邀請賽),為首次將機器人加入原僅電腦鼠實作競賽之國內暨國際邀請賽,共有約400名選手,153隊伍參賽,其中機器人部分共有 238名選手,93隊參賽(含1隊國際隊伍),共包含3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1個機器人國際賽項目,僅舉辦大專組機器人競賽。
2009年:
本校首次承辦『台南縣市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校際盃』競賽,包括18歲以下機器人競賽組,含高中職、國中、國小組機器人競賽,約157名選手,59隊伍參賽。
2010年:
本校獲教育部補助舉辦『2010年台灣智慧型機器人國內及國際邀請賽』,共有 273名選手,96隊參賽(含2隊國際隊伍),共包含7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1個機器人國際賽項目,包含6個大專組及2個高中職組機器人競賽。
2011年:
本校獲教育部補助舉辦『2011年台灣智慧型機器人國內及國際邀請賽』,共有 537名選手,171隊參賽(含4隊國際隊伍),共包含9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1個機器人國際賽項目,含8個大專組及2個高中職組機器人競賽。
2012年:
本校透過招商及自籌經費舉辦『2012年台灣智慧型機器人大賽』,共有 1023名師生,272隊參賽,共包含13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其中有10個大專及高中職組及3個國中小組機器人競賽。規模為歷年之最,且以最少經費最佳效益圓滿完成競賽。
2012年9月:
本校首次承辦『台灣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競賽,包括18歲以下機器人競賽組,含大專組示範賽、高中職、國中、國小組機器人競賽、創意賽及足球賽,約857名選手,289隊伍晉級此決賽參賽。
2013年:
本校自籌經費持續擴大舉辦第八屆『2013年台灣智慧型機器人大賽』,共有 1231名師生,327隊參賽,共包含16個機器人國內競賽項目、其中有13個大專及高中職組及3個國中小組機器人競賽。規模再度成長,且以絕佳效益圓滿完成競賽。
參加對象及參賽資格規定
3/19(三) 15:00~16:30競賽說明會及技術研習營:國內各級學校對智慧型機器人有興趣之師生。
5/24-25(六、日) 競賽:
1. 國內大專校院、高中職及國中小學生均可組隊參加。大會亦將邀請國內外優秀隊伍參加(觀摩性質),以增加競賽之水準。
2. 各組之作品1~2名指導老師,指導老師超過一位者請自行協調一位老師擔任代表,參賽學生至多3名,可跨校系組成。
3. 所有參賽學生在比賽前,均須具有原報名學校學生身分,否則ㄧ經檢舉,即取消該組參賽資格。
4. 每一位參賽學生僅能於同一競賽組別報名參賽一個隊伍,同時於同一競賽組內列名於多個隊伍,視同無效報名。
5. 參賽機器人如各組規則所訂,必須使用符合規定之系統及架構參賽(例如二足機器人組須以二足運動、機器人尺寸及重量之規範等),除事先申請獲大會評審
同意外,比賽前無法修改符合系統規定者,將取消該隊參賽資格。
活動日及重要時程
◎ 競賽說明會及訓練營:
103.3.19(三)於南台科技大學B304教室舉行,人員報名至103.3.17(一)截止(email至大會信箱)。
◎ 比賽報名:103.3.31(一)開始報名,103.5.13(二)17:59 (原5/12) 截止報名
因網路報名系統5/10曾停機12小時,故本競賽延後至 5/13(二) 17:59 截止報名
◎ 裁判教練會議: 103.5.14(三)09:00-11:00於南台科技大學B300會議室舉行。
◎ 比賽時間: 103.05.24-25(六、日)
競賽項目
A. 機器人籃球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
(A1人形、A2自主三分球組、A3輪型遙控互動組)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製作之機器人效能及穩定度。籃球競賽於縮小之籃球場地進行,機器人需於時間內克服尋球、取球、避障、投籃之競賽挑戰。開始時,球(小型籃球)放置在出發區四角之一處,機器人需辨識球並取球後及於場地範圍投球,球投入籃框中依不同區域投出決定投球分數(4-3-2-1分),或乘以機器人碰擊場中紅色圓圈後再回到球場投進球之額外加權2倍,總得分高之機器人為獲勝。
B. 機器人競速競賽(均為全自主,大專中職組)
B1. 人形機器人競速競賽 (22 cm< H<60cm)
B2. 迷你人形機器人競速競賽 (H<22cm) (由極趣科技有限公司贊助辦理)
B3. 競速自走車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無障礙)
B4. 自走機器人競速越野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具有障礙越野挑戰)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所製作之機器人的機構及人工智慧判斷能力,以完成克服障礙及崎嶇地形之各項競速任務(短跑、繞圈跑及長跑)之排名積分,總積分高者獲勝。本年度新增障礙及高低地形競賽組別,可增加競賽之技術深度及趣味性。
C. 機器人體能格鬥競賽
C1. 人形機器人格鬥挑戰賽 (22 cm< H<60cm,不分組,可遙控)
C2. 迷你人形機器人格鬥挑戰賽 ( H<16cm,不分組,可遙控)
C3. 機器人相撲競賽 (大專組,全自主,限重3.0KG以下)
C4. 機器人相撲競賽 (高中職組,全自主,限重2.5KG以下)
C5. 機器人相撲競賽 (國中小組,全自主,限重2.0KG以下)
C6. 機器人相撲格鬥挑戰賽 (不分組,可遙控,不限重,限制體積)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所製作之機器人的機構及人工智慧判斷能力,以完成體能格鬥任務(格鬥、相撲)之排名積分,總積分高者獲勝。
D. 機器人跳舞設計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全自主)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製作之機器人跳舞之可看性、動作協調性、樂曲及舞步的配合度、動作難易度等。競賽進行時,機器人需與音樂配合於時間內完成機器人跳舞。評審依各項條件評分,總分高者為獲勝。
E. 機器人迷宮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全自主)
E1. 電腦鼠迷宮競賽 (大專高中職組,全自主)
E2. Formula 1 迷宮競速競賽 (由傳亞實業有限公司贊助辦理)
E3. 線迷宮競速競賽 (由睿陽科技公司贊助辦理)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製作之電腦鼠、自走車之人工智慧判斷能力、效能及穩定度。迷宮競賽進行時,機器人需於時間內完成搜尋、規劃、執行最佳路徑之競賽挑戰。走出迷宮耗時最短之機器人為獲勝。
F. 機器人任務競賽 (不分組,全自主)
F1. 迷你人形機器人任務競賽 ( H<16cm,可全自主、可遙控,包含障礙及高低地形)(由極趣科技有限公司贊助辦理)
F2. 智慧型IRA輪型機器人任務競賽 (由勁園國際贊助辦理)
F3. 智慧型紅螞蟻機器人任務競賽 (由利基應用科技公司贊助辦理)
此競賽目的在比較參賽者所製作之機器人的機構及人工智慧判斷能力,以完成克服障礙及崎嶇地形之各項任務,以總得分高者獲勝。本年度新增F2、F3,可增加競賽及專業證照的結合性。
報名費用及獎勵方式
a. 報名費用: 為使參賽隊伍積極參與,本項競賽預計依照各組所需競賽場地、評審裁判、庶務行政之成本及獲獎價值,訂定報名參賽之費用及配套工具。
◎ 所有隊伍之報名費用均為每隊新台幣一千元 (含4個午餐)、或每隊新台幣八百元 (不含午餐),大會也可提供午餐代訂服務 (自由參加另繳費用)。
b. 優惠方案 :
◎ 如隊伍指導教授為【台灣創新科技學會】會員,可優惠一隊免報名費 ,且該隊伍供應4份午餐 (第二隊之後均需繳交報名費)。
c. 各組獎項
◎ 該組參賽隊伍數不足6隊時,最多僅頒給前1/2名次。
d. 獎項及獎勵一覽表
本次競賽大會不提供任何獎金。
大會將邀請廠商提供補助獎 (或獎品)、台灣創新科技學會提供會員補助金等,
名 次 |
獎 勵 |
備註 |
第一名 |
獎狀 |
獎盃 1 座 |
邀請廠商及學會審查提供補助金若干 |
第二名 |
獎狀 |
獎盃 1 座 |
|
第三名 |
獎狀 |
獎盃 1 座 |
|
最佳創意獎 |
獎狀 |
獎盃 1 座 |
|
優勝 / 佳作 |
獎狀 |
無 |
原則前1/2隊伍 |